close

因為姐姐在外地工作 雙胞胎是很難照護的早產兒

所以一直以來都養在我們家 更別提每分每毛都是我家出的

雖然我姊並不是單親媽媽  但男方的態度

讓我寧願他們是單親

 DSC00028  

由於孩子知道父親的存在

又親眼目睹父親喝醉、對媽媽家暴的場景
 
有時候男方嫌煩 還會直接掛孩子電話或關機
 
老大住院開刀、兩個同時腸病毒休克差點死掉 
 
皮膚過敏住院 當他們想爸爸的時候
 
打電話他都不接 就是怕他要負擔醫藥費
 
終於來看孩子了 只待了半小時 提了個"禮盒"來就走
 
之後孩子住院期間 再也沒連絡過
 
這位先生 你哪位阿??  禮盒耶??
 
改天幫你送終 兒子提禮盒過去上個香就可以走了嗎?
 

所以對他們的教育 真的比死老爸還要困難

因為父親的角色 並不能由其他人的替代

甚至當我在安撫他們的時候

孩子會很直覺的告訴你  爸爸是壞人 我不要見他

事實上 我們家的教育一直是把大人跟小孩的是分開的

我們從來沒有在孩子面前說過任何男方的壞話

但即使孩子只有兩歲 請相信我 他們是有判斷能力的

我問我姊 婚前就知道他這樣 為什麼堅持結婚

如果不嫁孩子是我們的 不是很好嗎??

現在也不用想離婚 卻擔心搶不到孩子的監護權

她回我~~我以為~~結婚~~可以給孩子完整的家

聽完 我傻了 

 

這就像是在滷牛肉 她拿了一罐深咖啡色的液體去滷

滷好的時候 色澤漂亮賣相佳 但味道怪怪的

原來沒有醬油 她倒了烏醋

沒錯  "看起來"都一樣 是鍋好吃的滷牛肉

但是其實整鍋都壞了

我姊忽略很重要的一點 就算沒有醬油(擁有正確態度的伴侶)

你還是可以滷一鍋清湯牛肉

你勉強要讓一切"看"起來都很像對的

勉強加了很像醬油的烏醋(完全逃避責任的另一半)

你不但糟蹋了清湯(自己) 更毀了牛肉(孩子)

清湯牛肉沒有滷汁牛肉湯來的好吃 但至少還能吃

也或許等你買到醬油再滷 最終一樣是鍋好吃的肉

但黑醋牛肉 你可以餵狗看看牠們吃不吃?

 

下面是我自己的經驗分享 雖然我不是甚麼名醫或專家

但是我查找了很多育兒書籍 媽媽也進修了短期的教育課程

概括來看 我們家寶貝 還算是開心的孩子

單純屬於個人經驗 且男方還是有聯絡的狀態

 

1.婚姻&小孩是兩件事 不混為一談

.夫妻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吵架(但我控制不到 這點破功)

不要講對方的壞話~不要把大人的情緒、價值觀灌輸給孩子 

.透過網路、電話、節日聚會,讓孩子多跟父親聯繫

.不能禁止父親跟孩子聯繫(除非是在喝醉、有攻擊性的狀態)

.不要把孩子當作威脅對方、達到自己任何目的的工具

.不要主動告訴孩子這段婚姻的不幸 孩子不需要知道

 

2.母親的態度 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及人格發展

如果媽媽還是很正向樂觀的去看待生活 孩子就會學習正向思考

對事情能理性的分析 而不是情緒化的埋怨命運

同時孩子也會體認到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如意

人生不可能一路順遂 而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煩惱

只是大家的煩惱不一樣 不是只有他一個人不幸

輕描淡寫婚姻的不順遂不是任何人的錯

婚姻也不是人生的全部 不應該太過執著

只是發生了事情就應該面對

孩子就像一張畫布 媽媽怎麼上色 他就怎麼變

所以照顧孩子的人 自己的身教非常重要

 

3.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尊重但不一定順從世俗的眼光

如果媽媽自己都覺得單親就是一種罪過 孩子會因此變壞

那麼孩子就一定會如你所想的變的不幸

因為人類是"可接受暗示性"的動物

如果每天都被這樣的訊息刺激 那麼孩子就會朝這方向去發展

例如 我就是單親 注定要被別人看不起 所以乾脆自暴自棄

應該要告訴孩子 單親是恰好遇到的狀況

但並不代表他的生活就是不完整的 人生還有很多正向的能量

應該去發掘這些好的面向 並學會珍惜

Ex. 外公婆、阿姨、舅舅、朋友、長輩們的愛、宗教信仰

世俗的眼光當然會影響你的價值觀跟生活

但是他們不能為你而活 所以為什麼要這麼在乎?

更何況你根本不知道這些人的心態 是想幫你還是想害你

一昧的迎合太多不相關的人 累死的只有自己

你真正應該要在乎的人 只有直系血親

 

4.不要遷怒、埋怨、威脅孩子

不要把自己婚姻的不幸,都怪罪在孩子的身上

例如 要不是為了養你 我不用這麼辛苦、委屈

不要威脅要把孩子送走

例如 你的壞基因都是像你爸 我不想要你了 

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一切都是因為他所以造媽媽的不幸

有的孩子會有自虐、自閉或甚至輕生的念頭

威脅孩子要把孩子送走 孩子沒有歸屬感、安全感

有時候可能會做出難以理解的行為 目的是要引起大人關注

然而如果母親沒有觀察到孩子的不安 覺得孩子就是壞

一昧的處罰 再以威脅的方式希望他變乖

只會讓整件事情惡性循環加重而已

對孩子說這樣的話 真得太過自私

其實我們心裡很清楚 婚姻的問題 不完全是因為孩子

怎麼可以讓小小的心靈去承擔大人自己造成的混亂?

 

5.轉移孩子對於父愛的需求

父親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 但是並不代表不能"替換"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兩性的角色

一方面是教育他們兩性的不同 學習未來與兩性的人際互動

一方面他們需要學習兩性不同的人格特質

例如 女性的細心、關懷 & 男性的果決、獨立  

所以男性這個角色 不可以沒有 

但是並不代表" 必須 "一定要由爸爸來執行

我們家的雙胞胎有舅舅、姨丈(他們叫爸爸)、小蜜蜂舅舅、外公、

三個舅公、我的外公、我的一把朋友在扮演這個角色

只要他們心裡知道 當發生女人不能處理的事情時

有一個男人可以出面 這樣就可以了

 

其實媽媽的角色也是一樣可以替換的

媽媽要上班 只好請阿姨或外婆照顧孩子

這樣讓孩子了解 家庭成員中的角色都是可以替換的

不是非得要誰才可以

這樣對於為何沒有爸爸 就不會這麼執著了

例如 爸爸是米 舅舅是漢堡 叔叔是麵

不可能每天都吃一樣的東西吧!反正吃的飽就好啦~

 

我不停的告訴雙胞胎 你們其實比別人都幸福

別的小朋友只有一個爸爸 一個媽媽 加起來只有兩個

但是你有舅舅、小蜜蜂、姨丈、我、外公外婆、太祖父母、

姨婆、三個舅公、小苹阿姨等等等等

孩子用算數的方式 發現愛他的人真的很多 對此相當開心

也懂得感謝這些愛他的人 這招對雙胞胎非常有效

隨著名單越來越長 你可以感受到他們更加興奮

 

6.學習開口對孩子讚美&建立安全感

我每天都會非常肉麻的告訴雙胞胎

"唉呦 我兒子怎麼可以這麼帥

世界上再也沒有人可以讓我這麼愛了"

然後告訴他在我心中的排名 他們永遠是第一

即使我的先生 也排在他們後面

我對他們的愛 不可能變 也沒有人可以搶

 

然後每天都固定親吻他們 有的時候可以互親五分鐘

當作遊戲樂此不疲

我也會告訴他們 他們有我的眼睛 像我的嘴唇

連體質、小時候的怪癖都一模一樣 他注定是我的寶貝

建立孩子與我的連結 而這是永遠都不能切斷的

 

另外還有每天站在一起圍圈圈 玩"大笑"比賽

沒有任何理由 站著面對面 數到三然後大笑五分鐘

雖然看起來很白癡 但是我們很喜歡這個遊戲

還有花很多時間陪他們拼圖、看書、玩積木

盡量不給他們玩具(我都說玩具是沒爸媽的小孩才需要的)

幸福的小孩 就像他們一樣 是有大人陪的

讓他們知道 他們所獲得的親子時間與愛

跟正常的家庭並沒有任何的不同 甚至更多

 

7.安排週末行程&增加親子互動

我們家每個周末一定都會安排活動

時間地點我提供選擇 但讓孩子做最終決定

所以他們感覺到被尊重

但前提是不守規矩就不能出去 而且我說到做到

所以孩子了解遊戲規則 也不會被寵壞

這時候可以約多一點大人參與(替代父親角色的對象)

像上次就跟一堆舅舅一起去海邊

孩子的"親子"時間 幸福度加倍

 

加上我們家甚麼節日都一定要慶祝

不管是萬聖節、兒童節、聖誕節、新年等

而且會進行變裝跟打扮 讓他們的童年多采多姿

 

8.用大人的口吻對他們講話

通常單親的孩子比較成熟、也比較敏感

也比較希望大人能聽到自己的聲音&需求

讓他知道我能理解他

並不是以上對下的方式去教育他

 

9.當孩子使壞的時候去分析或溝通背後的原因

當孩子做了你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

先不要急著處罰

先問問他這樣做的原因是甚麼

上次雙胞胎弟弟做了讓他媽媽很生氣的事(我忘記細節)

後來我們躲到衣櫥裡面去談心

我才知道 他看到爸爸打媽媽 他很心痛

他也覺得自己很沒用 不能保護媽媽

他很怨恨他只是一個小孩 (當時才四歲)

聽到連我都哭了~~

我只告訴他  我希望他既然是個小孩 就開開心心長大

大人的事情既然他也幫不上 唯一能幫的就是照顧好自己

你能相信這是四歲孩子說的話嗎?

大人太殘忍的把事實的殘酷 讓孩子承擔了

 

10.分散他對父親的注意力 但是不能騙他

盡量減少接觸會產生有父親需求的場合

例如 到處都是父親節廣告的時候就不要出去逛街了

但是不要營造出世界上沒有爸爸的這件事情

減少對父親需求的刺激 但是當孩子問到時要大方地解釋

不要去用說謊欺騙的方式乎弄過去

等孩子長大了 終究是要面對現實

孩子也應該要透過正當的教育

去了解生活中定會有不美滿

假設孩子從小的教育 一切都過度的美好

像童話故事裡的善良美麗

將來長大後很難適應社會及面對壓力

造成的後果可能更糟

Ex.日本很多從來都只考第一名的孩子 因為考第二名上吊

或是 一直在爸媽保護下 出社會沒有抗壓性而自殺的案例

 

11.允許他們叫你他們感到滿足的稱呼

雖然"不鼓勵"讓孩子隨便叫另一個人爸爸

但是真的在跟他們溝通

而他們也清楚明白的表示知道爸爸是誰之下

我允許他們叫我老公爸爸 (當然有人很不爽)

這是滿足他們在心靈上有機會可以開口叫這個名稱的機會

 

但是因為我姊雖然住在另一個縣市 但並沒有離開他們

所以我不鼓勵他們叫我媽媽

我告訴他們的理由是 兩個都叫媽媽 那我們不知道到底叫誰

所以他們可以幫我取一個稱呼 不管叫甚麼我都接受

後來他們自己猜拳 哥哥贏了 所以我叫"哥哥姨"

意思是 屬於哥哥的阿姨

 

其實他們並不是執著於一定要叫你那個稱呼

他們要的只是"你是屬於我的 不會離開我"的那份安全感

哥哥姨 代表我是附屬於他的(所以我的地位比他低一階)

而我所有的朋友 都讓他叫舅舅

把他們的親密程度提高到像我哥一樣(我哥一直扮演爸爸角色)

所以他們覺得他身邊愛他的人很多 安全感也自然也提高

 

12.睡前儀式的養成

睡前除了五分鐘的親親遊戲跟另外五分鐘的讚美

我還會幫他們做全身按摩

適度的肌膚刺激可以穩定孩子情緒及增強免疫系統

刺激腦發展 增進親子關係(對我的親生兒子也是這樣顧)

接著等他們大一點 還增加講故事時間

當然不能在睡前講鬼故事或太興奮的事情

接著放輕音樂(我喜歡鋼琴跟五行音樂)

因為雙胞胎沒有安全感 所以我會陪他們到入睡

入睡後 如果發現他們作惡夢或抽蓄

我會馬上安撫 甚至叫醒(沒安全感的孩子很可憐)

即使入睡後 也要給足安全感 孩子才能真的休息 

我兒子(完全歡樂的小孩) 則是丟在房間

喝飽、按摩、聽音樂 自己就會睡了

 

13.給他們具有意義的玩具

小時候我親手縫了十幾個玩具給他們

所以這些玩具具有=阿姨分身的象徵意義

即使他要帶去學校我也不會反對

很多玩具 都有"某個人"特地送他們

所以你可以隨時抱著想他的意義在

大一點以後 我送他們電子相框的鑰匙圈

裡面有我跟他的照片 所以他隨時可以看我

長大後 雙胞胎也學會了這樣的互動模式

送我老公一個代表他的玩偶

要我老公看到那個小鑰匙圈 就要想到他

arrow
arrow

    Christy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